首页 > 数字 > 正文

全球微头条丨降价20%,通威股份祭起光伏“价格战”屠刀

2023-01-05 18:37:05来源:36氪  

在硅料和硅片价格暴跌的背景下,通威股份再次降价20%,引起市场极大关注。

12月27日,通威太阳能在其官网公布最新电池片价格,182mm、210mm的单晶PERC电池价格分别为1.07元/W、1.06元/W,较10月25日报价,分别下跌19.54%、20.3%。


(资料图片)

自11月底硅料价格刹车以来,硅料和硅片价格已经分别下降超过10%和20%。此次随着通威电池片价格下调,整个光伏赛道已经步入全产业链降价局面。

伴随硅产品降价的是通威股份股价的下跌。近半年以来,通威股价持续下跌。2022年7月,通威股份股价升至最高,总市值突破3000亿元,成为四川省市值最高的上市民营企业。此后一路下跌,目前总市值只剩1700多亿,跌去了1200多亿,跌去近40%。

如果从最近光伏产业链不断降价的消息来看,降价的浪潮对于通威股份来说,前景似乎显得颇不乐观。

但是,如果从其全产业链的不断扩产与超大订单的不断中标,就会发现其降价不但有些气定神闲,似乎还有点有意为之的意味。如果联想到今年8月以低价挫败光伏龙头隆基,就让人不由得猜想:这难道是通威股份为了争抢市场的“阳谋”?

降价“阳谋”

要看光伏产业链降价意味着什么,首选要看这个降价是否合理。

12月28日,在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峰会上,通威股份董事会秘书严轲表示,目前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已降至0.3元/KWh,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降到0.25元/KWh以下,低于绝大部分煤电。

从全球来看,光伏发电最低中标价不断下探。据CPIA统计,2021年全球光伏发电最低中标电价1.04美分/KWh,折合人民币约6.7分/KWh,较2020年最低中标电价下降21.2%。

如此看来,从0.3元到0.067元,光伏发电成本还有近80%的下降空间,因此传导至光伏产业链,每个环节的可降价空间也非常之大。

据了解,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、铸锭、切片、电池片、电池组件、光伏电站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。上游为硅料、硅片环节;中游为电池片、电池组件环节;下游为光伏电站等应用系统环节。

崛起于饲料产业的通威股份,于2006年进军光伏新能源产业,历经10余年快速发展,已经成为全球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片领域的行业龙头,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、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及高效组件生产、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全产业链光伏企业。
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在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片上领先的通威股份,正在凭借“低价”竞争力,在光伏组件的市场中不断开疆拓土。

在规模与成本优势领先之下,降价不但不会对营收与利润造成重大影响,反而变成了“通威股份”的市场竞争力。

光伏组件迈入“第一梯队”

在今年8月份,通威股份以1.942元/W的价格,打败隆基绿能、亿晶光电两名最终竞争对手,赢得华润电力第五批光伏组件3GW集采招标之后,引发了光伏市场“巨震”。

要知道,隆基绿能可是国内光伏龙头老大。随后2个月,通威又连续拿下4次组件招标,陆续中标广东电力、国电投、大唐集团等多个组件招标项目。

据统计,今年以来,不计入未公开具体中标规模的项目,通威股份组件累计中标规模已超8GW。

另一方面,通威股份发力光伏组件,不断进行产能扩张。

12月13日,通威股份发布公告,公司拟投资约人民币40亿元,在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。项目选址位于南通综合保税区,项目用地约1000亩,计划于2023年开工建设,并力争于2023年底前投产。

本次新投资的组件项目,是继今年9月盐城项目之后,通威股份抛出的第二个大规模组件扩产项目。

9月22日,通威股份公告将在江苏省盐城投资建设年产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,预计投资同样是40亿元,项目建设期预计为24个月内,而此举也被认为是通威股份正式大举进军光伏组件制造领域的标志。

实际上,通威股份在并购通威太阳能(合肥)之后,通威股份就拥有部分组件产能,规模约为1GW。但是彼时产能有限,自己亦未声张,因此并未引起行业注意。

2021年7月,随着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披露,通威股份5GW高效组件项目也浮出水面。不过,由于此时满打满算只有大约6GW的产能,其规模仅相当于二三线组件商,与其硅料产品与电池片业务相比,亦显得微不足道,行业关注度也并不高。

同年,安徽滁州发布《滁州市发布光伏产业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(初稿)》披露,将加快推动通威30GW高效组件等重点项目建设。这也意味着通威股份正在加大组件产能布局,但是通威股份对此一直都未正式公开。

直到今年,连续两个投资40亿元的25GW光伏组件项目公告之后,才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。截至目前,通威股份现有组件产能14 GW,预计到2023 年底将形成超过80GW的组件产能。

而根据该公司总体规划,其组件总产能将达到100GW。随着光伏组件项目投产落地,通威股份有望一举迈入组件第一梯队,成为光伏组件领域新的行业龙头之一。

光伏一体化发展加速

2022年之前,通威股份虽然声名在外,但是市场并不认为是光伏组件赛道选手,而是被看作是硅料与电池片的选手。而随着其在光伏组件领域的突破,通威股份在加快光伏一体化发展方面也再次提速。

目前,通威股份高纯晶硅年产能23万吨,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63GW。据通威相关负责人称,其硅料和电池片产能都是全球第一,而且也在不断扩产中。

3月31日,通威股份发布扩产高晶硅电池的通告,拟在眉山天府新区投资建设 32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,总投资预计 120 亿元。项目分两期实施,其中一期16GW电池项目投资约60 亿元,力争于2023 年 12 月底前投产,二期16GW电池项目将根据协议约定择机启动。

在高晶硅电池扩产的同时,硅料也在大步扩产。

8月16日,通威股份发布硅料扩产公告,拟在包头市和保山市各建设年产 20 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,单项目投资预计 140 亿元,均预计于 2024 年内竣工投产。

12月7日,通威股份在包头市硅料扩产宣告落地,与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政府就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举行签约仪式,这标志着通威股份总投资140亿元高纯晶硅项目正式落户昆都仑区。

按照通威股份公司规划, 从2024至2026年,其高纯晶硅累计产能规模将达到 80到100 万顿、太阳能电池产能规模将达130到150GW,由此将进一步巩固其硅料与电池片的龙头地位。

如此大肆扩产的背后并非盲目,而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订单刺激,仅仅2022年前三季度之内,通威股份签订了5笔重大销售合同。

2022年3月,隆基股份长单采购协议签订,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,隆基股份向通威股份采购 20.36 万吨多晶硅产品。

6月,通威股份一口气签下了2个大单。先是与青海高景签订合同,约定在 2022 年—2026 年期间,青海高景计划向公司合计采购不低于 21.61 万 吨多晶硅产品。然后又与云南宇泽签订合同,约定在 2022 年—2026 年期间,云南宇泽计划向公司合计采购 16.11 万吨多晶硅产品。

7月又是两个大单。分别与包头美科、双良硅材料签订了 25.61 万吨、22.25 万吨的多晶硅产品合同。

9月又是一个超级大单,通威股份公告与晶科能源签订多晶硅长单销售合同,合同约定在 2022 年至2026 年,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计划向通威股份合计采购约 38.28 万吨多晶硅产品。

仅仅2022年前三季度,其多晶硅销售合同就超过了140万吨,而这比起规划的100万吨产能还要多出40万吨。

财报显示,2022年前三季度,通威股份实现营业首次突破千亿,收入1020.84亿元,同比增长118.6%;净利润217.3亿元,同比增长265.54%。

正是上游硅料与电池片的成本优势,造就了其光伏组件的成本优势——在销售规模优势之下,通威股份降价不但不会对自己造成损害,反而会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,这也是其敢于跟光伏老大隆基正面相战的底气。

因此,被问及光伏组件是否具有价格优势时,通威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:“价格优势肯定是有的。我们本身硅料的生产成本就是全行业领先的,包括电池片的非硅成本也是行业领先的。我们的硅料和电池片产能都是全球第一的,这些构成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”

如此看来,通威股份20%的降价与光伏产业链持续降价,对于市场来说,可能是一个看衰的声音,但是对于通威股份来说,更像是一个巨大的“阳谋”。

标签: 通威股份 太阳能电池 销售合同

相关阅读

相关词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