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数字 > 正文

Fast follow大退潮,CXO财报里隐藏的真相

2023-03-24 21:35:33来源:36氪  

CXO作为创新药产业链的集大成者,传递着整个行业的温度。

3月20日,药明康德发布2022年财报,业绩依然出色。关于创新药的现在与未来,我们不必过分焦虑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财务数字之外,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传递出的信息。眼尖的朋友或许发现,药明康德的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(DDSU)业务,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滑。

于药明康德而言,这影响不大,毕竟DDSU业务占比微乎其微。但于创新药行业而言,这组数字的变化,却值得关注。

毕竟,该组数字的下降意味着,国内fast follow时代,正在经历大退潮。

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,监管的推动,药企本身的觉醒,一场创新药行业的升级之旅悄然而至。

01 Biotech发展神器

说到药明康德的DDSU业务,医药企业或许不会太陌生。

这是药明康德2014年成立的“新部门”,主要为中国药企提供小分子一类新药的产品研发服务。

该模式的亮眼之处在于,不仅提供分子筛选服务,更提供包括临床申报、临床开发等服务,收取一定的里程碑款和销售分成。

这对于初创型创新药企来说,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。这意味着,即便自己是成立初期财力有限、技术积累不足的biotech,也能够迅速获得“心仪管线”,借此在资本市场完成融资等工作,甚至实现上市目的。

在过去几年的Fast follow大浪潮中,药明康德的DDSU业务部门不可或缺。不仅是biotech,一众转型焦虑的中药企业,也成为药明康德的潜在客户。

比如以中药业务起家的众生药业。此前药明康德在代表性合作成果中,列出了其为众生药业筛选的NASH药物。

众生药业只是其中之一。根据药明康德披露,2018年,DDSU业务部门为国内客户递交了27个小分子创新药的临床申请工作,其中17个项目的临床实验获得了批件。

随后几年,随着创新药热度持续升温,药明康德提供的小分子IND数量均超过20个,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小分子也保持高位。

截至2021年末,药明康德累计完成144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,并获得110个项目的临床试验批件。

DDSU业务也由此成为药明康德的潜在增长点之一。2021年,该业务收入规模已经达到12.51亿元。

当然,药明康德也深知,这只是fast follow浪潮下的暂时红利。在2021年业务收入规模创下新高之际,公司开始了转型升级。

02 Fast follow正在退场

关于转型的原因,用药明康德的话说,是因为国内市场环境变了。的确如此。

2015年药监局做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,加上2018年港交所的18A新政出台,允许未盈利生物制药公司上市。这让曾经无人问津的创新药热度迅速上升,资本纷纷涌入这个充满着奶和蜜的地方。

2018年-2021年,国内一级市场生物制药领域融资额近2000亿元,随之而来的是如雨后春笋一般生长出来的创新药企。

但创新药领域,真正的创新绝非一朝一夕之事,也正因此,fast follow大浪潮来袭。时来运转皆同力,运去英雄不自由。对于药明康德的DDSU业务来说也是如此。

药企扎堆fast follow,意味着同质化产品对存量市场的激烈抢夺,这让fast follow策略快速走向凋零,监管的引导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。

2021年以来,国内创新药行业的走势,可以用巨变来形容。在市场和监管的双重影响下,主打fast follow的药企们,迎来了正式出清。

在2022年2月份的交流会上,药明康德表示,国内药企对fast follow的研发需求下降,部分客户的需求转向best in class\first in class和新分子,因此DDSU业务要相应的迭代升级。

2022年,随着药明康德DDSU业务收入的首次下滑,也正式说明,属于大众follow的时代,已经彻底过去了。

03 创新药行业返璞归真

往前看,属于中国创新药的狂欢派对还将继续。

虽然fast follow策略一直被市场诟病,但其对整个国内创新药行业的促进作用依然不容忽视。

机会,向来是大势创造的。fast follow的大发展,极大促进了国内创新药的蓬勃发展,这使得国内外创新差距不断收窄,也使得群众、医生等各界对国产创新药的认识不断提升。

某种程度上,正是因为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,国内药企也因此拥有了更肥沃的生存土壤。参考海外市场,创新土壤无疑是行业发展的必备要素。

而对于药企来说,在这波fast follow浪潮中,无疑也学到了管理、研发经验,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。

浪潮退去,无疑会让国内药企认识到市场的残酷,这也会让市场参与者得到洗礼,更明白创新药的初衷。

放眼全球,即便是再肥沃的土壤,也只有基础扎实的药企能够深耕,而其它药企最终会被时代抛在身后。

只有创新,才能持久根植于土壤,立于不败之地。最终,能在一波又一波泡沫出清后留下的,是那些能够坚持初心,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出发,探索真正有价值创新的企业。

标签:

相关阅读

相关词

推荐阅读